“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到‘兩個一百年’中國夢實現之時,也就是我校建校150周年之際,將華中農業大學建設成為優勢學科國際一流、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學,進而建設成一所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在華中農業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上,校長鄧秀新提出了這一宏偉目標。
鄧秀新全面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學校發展成就。他指出,40年來,學校積極投身波瀾壯闊的時代浪潮,走出了一條堅持內涵發展、追求卓越的強校之路,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績,走出了一條運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農學學科的改革與發展新路。2008年以來的10年,學校專注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落實“三步走”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辦學優勢,彰顯辦學特色,辦學亮點頻現。
鄧秀新表示,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辦學歷程,我們深切體會到:學校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和育人為本,始終堅持特色發展和內涵發展,始終堅持人才強校和科技強校,始終堅持弘揚以“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為核心的華農精神。
鄧秀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推進教育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進入新階段,為學校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機遇。我們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踐行“四個服務”,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發展和內涵發展之路,譜寫更加恢弘的樂章!
鄧秀新表示,為實現這個宏偉的發展愿景,我們要堅持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推進特色發展,建設一流學科;推進人才強校,建設卓越師資;推進科技強校,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開放辦學,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綜合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站在新甲子的起點,華農人要有更廣的視野、更大的格局、更好的擔當,為國家富強而育人,為中華復興而讀書,為傳承人類文明薪火而奮斗,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中勇往直前!
教育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政協、武漢市相關領導,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Johann Deisenhofer教授、Barry James Marshall教授,21位兩院院士出席了紀念大會。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