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圍繞“巖溶水文地質與水資源”“巖溶作用與全球變化(含古氣候和古環境重建)”“巖溶生態環境與石漠化”“深層巖溶(古巖溶)及碳酸鹽巖油氣資源與地熱”四個主題,作出了14個特邀大會報告及94個專題報告,8個展板報告。中科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作了主題為“巖溶地區尿石癥的環境地質研究”的在線學術報告,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程海和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等12位特邀專家作了現場大會報告。與會專家學者緊密圍繞四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凝練并提出了急需關注和解決的重要基礎科學問題。
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副所長蔣忠誠在閉幕式前作了題為“巖溶關鍵帶研究進展與展望”的大會報告,從地球系統科學到地球關鍵帶及其研究意義、巖溶關鍵帶及其特點、IGCP661及其取得進展、巖溶關鍵帶資源環境效應研究進展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本次論壇評選出了10個研究生優秀報告獎。
26日,有關專家學者對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等地進行考察,分別參觀了站內模擬試驗場及陳旗小流域,對各個實驗場地及樣地的設計及巖溶區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交流。
來自全國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6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會議現場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