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科學視點

華南植物園等發現稀有寄生蜂新種

  寄螯細蜂科隸屬于膜翅目Hymenoptera錘角細蜂總科Diaprioidea,僅含1屬,寄螯細蜂屬Ismarus,是一類十分稀少的寄生蜂,目前全世界僅知50余種,我國已知不足10種。這類寄生蜂實際上是重寄生蜂,寄主為寄生半翅目Hemiptera頭喙部Auchenorrhyncha昆蟲(如葉蟬,蠟蟬和角蟬等)的螯蜂科Dryinidae幼蟲(圖3)。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山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科研人員共同研究的最新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Hymenoptera Research上。此次研究發現增加了我國該科昆蟲2個新種:巨點寄螯細蜂Ismarus areolatus Chen, 2021(圖1)和擬黑帶寄螯細蜂Ismarus paradorsiger Chen, 2021(圖2),其中巨點寄螯細蜂的標本采自華南植物園和廣東云開山。

  已有研究表明,寄螯細蜂喜歡溫暖地區的高海拔林地和較寒冷地區的低海拔林地,但該研究發現的新種巨點寄螯細蜂產自華南植物園和云開山,均屬于溫暖低海拔地區。該發現說明寄螯細蜂可以適應的生境范圍遠比原來認為的要大。螯蜂是農林業重要害蟲葉蟬的天敵,在葉蟬的生物防治上已有所運用,而寄螯細蜂作為螯蜂的重寄生蜂會降低螯蜂控制葉蟬的效果。了解寄螯細蜂對環境和氣候的適應范圍,有助于在運用螯蜂作為生物防治制劑時研究降低寄螯細蜂的負效影響。

  寄螯細蜂雖是螯蜂的天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被認為是害蟲,對其物種多樣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應該包含較穩定的各營養級的物種。寄螯細蜂作為螯蜂的天敵,其存在意味著華南植物園的螯蜂物種和種群較大,在自然控制害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寄螯細蜂可作為環境指示物種來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與否。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羅世孝長期監測包括華南植物園在內的熱帶亞熱帶傳粉昆蟲多樣性,迄今在華南植物園已發現10余種螯蜂,個別螯蜂種類對葉蟬有較高的寄生率,在葉蟬類害蟲的自然控制方面發揮了作用。連續的監測數據表明,植物園為植物的遷地保育提供了場所,并有利于昆蟲物種多樣性的繁衍。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課題的支持。

  論文鏈接

  圖1.巨點寄螯細蜂Ismarus areolatus Chen, 2021,雌,正模。種名根據中胸小盾片密布大的凹點(見圖2C)而擬。

  圖2.擬黑帶寄螯細蜂Ismarus paradorsiger Chen, 2021,雌,正模。

  圖3.A.被螯蜂寄生的葉蟬成蟲;B.被螯蜂寄生的瓢蠟蟬若蟲。箭頭所示的是螯蜂幼蟲。


分享到:



微信圖片_20220224033859.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