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科學視點

中科院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成立

  115日,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成立暨《鑄“基”未來: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新發展》圖書發布會舉行。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高鴻鈞,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斌和戰略咨詢院院長潘教峰,中科清研(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秘書長尹建偉分別致辭。

  高鴻鈞在致辭中指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已經成為國家創新生態系統的關鍵部分,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大循環的重要引擎。戰略咨詢院組建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并成立學術委員會,既是中科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要求的使命踐行,也是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發揮科技創新驅動作用,為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咨詢的時代擔當。希望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能夠發揮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的優勢,履行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的使命,緊扣科技特色,搭建好一個面向產業科技創新的智庫平臺,探索出一條科技強支撐產業強的道路,在服務國家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會上,戰略咨詢院黨委書記王穎宣讀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名單。高鴻鈞、張曉強、潘教峰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潘教峰為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成員頒發了聘書。

  戰略咨詢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在線做了題為“構建自立自強的信息技術體系”的特邀報告,探討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含義、信息領域自立自強的標志以及構建自立自強信息技術體系的路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原部長呂薇做了題為“‘十四五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重點”的特邀報告。

  《鑄“基”未來: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新發展》一書是潘教峰牽頭組織戰略咨詢院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相關團隊,在遵循智庫研究DIIS方法體系下,重點從新基建的內涵、國際經驗、重點領域布局及政策保障等方面深入研究的成果。該書從戰略性、基礎性和長期性視角,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進行全方位透視,認為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支撐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平臺呈階梯形攀升,新型基礎設施具有鮮明的新技術驅動特征,是推動人類社會從信息文明走向知識文明的關鍵支撐。該書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國情,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強調新型基礎設施是服務國民經濟的體系化基礎設施,系統提出我國數字化、現代智能制造和先進材料、農業和生物產業、能源資源和交通物流、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體育衛生、生態環境、國家總體安全等十大體系的新型基礎設施戰略布局以及政策保障,為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經驗支撐。

  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成立于20204月,是戰略咨詢院的交叉研究單元和系統集成平臺,中心研究團隊由來自不同研究單元、學科背景不同、研究領域交叉的研究人員組成,能夠為研究工作提供多學科、跨領域的支撐。中心面向全球科技產業競爭和國家創新發展的戰略需求,服務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決策,聚焦科技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發揮戰略咨詢院作為中科院開展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的綜合集成平臺作用,推進產業科技融合發展規律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開展產業科技戰略、規劃和政策的決策咨詢研究,探索貫通“科技-產業-政策”的有效路徑,引領產業科技創新方向。目前中心已經形成一定的決策影響力和學術影響力,承擔了多項科技產業相關規劃戰略研究工作,運用專業的團隊、專業的工具和專業的方法,形成專業的成果。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由張曉強擔任主任,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中科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科清研(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華為公司等30位院士和學者專家擔任成員。

  會議由戰略咨詢院副院長張鳳主持,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中科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科清研(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清華大學以及華為、騰訊、百度公司等多家單位的代表參加會議。

W020220117492193769964.jpg

揭牌儀式現場

W020220117492195415113.jpg

《鑄“基”未來: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新發展》圖書發布


文章分類: 科技創新
分享到:

微信圖片_20220224033859.jpg

  官方微信